TR編碼器的工作原理 |
點擊次數:1655 更新時間:2017-05-26 |
是在編碼器中經常見到的一種,對於(yu) 其工作原理你知道嗎?根據檢測原理,編碼器可分為(wei) 光學式、磁式、感應式和電容式。根據其刻度方法及信號輸出形式,可分為(wei) 增量式、式以及混合式三種。 1、增量式編碼器是直接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輸出三組方波脈衝(chong) A、B和Z相;A、B兩(liang) 組脈衝(chong) 相位差90?,從(cong) 而可方便地判斷出旋轉方向,而Z相為(wei) 每轉一個(ge) 脈衝(chong) ,用於(yu) 基準點定位。它的優(you) 點是原理構造簡單,機械平均壽命可在幾萬(wan) 小時以上,抗幹擾能力強,可靠性高,適合於(yu) 長距離傳(chuan) 輸。其缺點是無法輸出軸轉動的位置信息。 2、式編碼器是利用自然二進製或循環二進製(葛萊碼)方式進行光電轉換的。式編碼器與(yu) 增量式編碼器不同之處在於(yu) 圓盤上透光、不透光的線條圖形,編碼器可有若幹編碼,根據讀出碼盤上的編碼,檢測位置。編碼的設計可采用二進製碼、循環碼、二進製補碼等。它的特點是: (1)可以直接讀出角度坐標的值; (2)沒有累積誤差; (3)電源切除後位置信息不會(hui) 丟(diu) 失。但是分辨率是由二進製的位數來決(jue) 定的,也就是說精度取決(jue) 於(yu) 位數,目前有10位、14位等多種。 3、混合式值編碼器,它輸出兩(liang) 組信息:一組信息用於(yu) 檢測磁極位置,帶有信息功能;另一組則*同增量式編碼器的輸出信息。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角度(角速度)檢測裝置,它將輸入給軸的角度量,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轉換成相應的電脈衝(chong) 或數字量,具有體(ti) 積小,精度高,工作可靠,接口數字化等優(you) 點。它廣泛應用於(yu) 數控機床、回轉台、伺服傳(chuan) 動、機器人、雷達、軍(jun) 事目標測定等需要檢測角度的裝置和設備中。 上一篇:生活中不能缺少的tr編碼器 下一篇:TR編碼器的幾種計數方法 |